教学设计方案

时间:2023-12-04 15:55:33
精选教学设计方案九篇

精选教学设计方案九篇

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,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,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。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方案10篇,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教学设计方案 篇1

教材说明:本篇略读课文是一篇寓理于物的文章。作者通过对丑菊形态和习性的描写,告诉人们,“丑菊非但不丑,而且非常美丽、可爱”,从而说明在人间事物中,有不少东西往往名与实并不相符:有的名字虽丑,却有着真善美的内在;有的名字虽美,却徒有虚名、有名无实。做人也是如此,“名可以丑,但是一定要美”。

课文围绕丑菊,先写种丑菊、盼开花;再写丑菊打苞、开花,作者赏丑菊;最后写议丑菊。内容的安排条理清晰,主次分明,重点写赏丑菊,写了丑菊开花时颜色和形态的特点。议丑菊部分则揭示了丑菊的品格特征,凸显了课文的思想内容。在表达上,这篇课文除了具有与《落花生》相同的寓理于物、主次分明的特点外,还有一个明显的特色——作者对丑菊的情感贯穿全文::先是盼开花,花不开始“我气得真想把它拔了”;接着,丑菊打苞“我高兴极了”;而后满心喜悦地“欣赏”丑菊与众不同之美;最后为有人给丑菊取了这样的“恶名”而忿忿不平,“觉得那人太不公平了”。随着作者对丑菊先抑后扬的感情变化,课文的主旨也逐步明朗。课文主次分明。作者把赏丑菊写得非常具体,既写了花苞的样子,又写了丑菊逐渐开放时的静态美和动态美。而对丑菊到丑菊开花前的情况和对丑菊的议论写得比较简略。

教学目标:1、了解课文内容,分清课文的主次。

2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。学习作者按生长顺序把植物描绘具体的写作方法。

3、联系课文、生活实际理解从丑菊身上的得到启发,学习正确的看待事物的方法,懂得做人的道理。

教学重点:结合课文对思想内容的理解,继续进行重点训练项目“分清文章的主次”的练习,抓住课文的主要部分,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。

教学难点:联系课文内容、课外阅读、生活实际,体会“名可以丑,但是一定要美”。

教学设计:

一、导入

以描写菊花的词句导入,描绘菊花的美丽,从而与题目中的“丑”字对比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
二、授新

1、直接切入文章重点:读读课文,找出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丑菊的样子和特点,批划下来,多读几遍,然后再跟组内同学交流你的理解和感受。

2、汇报时,学生都能找到相关语句。要让学生首先感知文本内容即写了什么,“起初”丑菊什么样,“长了几天”什么样,“又等了几天”什么样。

3、生练读,试读出丑菊的娇小、美丽。

4、通过评读,让学生赏析作者写法的精妙,同时也是朗读指导。

5、学习作者按植物生长顺序描写的方法,读写结合,仿写一种植物。先由师示范,再在组内练说,然后汇报,师指导。

6、带着对写法的感悟,再读课文,使生在更深程度上理解感悟丑菊的美丽。

7、学习文章第3自然段,了解丑菊夜晚、白天的不同特点,以读代讲,感悟丑菊的神奇、可爱以及作者对其的欣赏之情。

8、了解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,开头的“种丑菊”和结尾的“议丑菊”。

9、练习课文内容、课外阅读、生活实际,谈谈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,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思想上的升华,体会作者寓理于物的写作方法。

三、梳理

分清文章主次,把握文章重点。

四、积累

读写结合,落笔训练。

五、板书

丑菊

种丑菊

起初

赏丑菊

长了几天

又等了几天

议丑菊

名可以丑,但实一定要美

教学设计方案 篇2

教学设计力求环环相扣,以便教师讲课时一举成功。然而,实际教学中不确定因素太多,既定备课方案与教学思路常会受干扰,乃至中断、受挫。那么,如何看待、处理这种意外?

笔者前不久曾听过一堂化学课:教师在讲完基本概念后,准备做实验了:“当我把燃烧着的金属钠伸到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时,你们将会看到钠在剧烈燃烧时会生成大量白烟。”在接下去的演示中,学生们凝神屏气地注视着集气瓶。然而,实验结果出现意外:瓶中冒出的不是白烟,而是黑烟!面对这样的结果,全班不解,教师起初也感意外。但思索片刻后,她面带微笑地询问学生:“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?”学生不语,他们或许认为老师在为实验失败作掩饰。随后,教师又征求课代表的意见,问她到底看到了什么。课代表这才说了实话。接下去,教师让后两排学生走到操作台前来,看个仔细,请大家一起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。学生们纷纷围拢来,七嘴八舌地帮着找原因,但都不得要领。教师到这时才带有歉意地说:“由于我的疏忽,实验前没有将沾在金属钠上的煤油处理干净,结果实验才不成功。现在,我也不打算立即处理煤油了,而是继续让钠烧下去,那么,请大家想一想,烟的颜色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?”当即就有学生肯定地说:“黑烟烧尽冒白烟!”第二次的实验终于证实了这个判断。此时,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,听课的教师也不禁为之鼓掌。

听课师生为这一创意喝彩,这位化学教师灵活机智的应变艺术,实际上反映了教师的民主教学观——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,真正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,激活其思维。由此想到,我们在教学上,总是在追求完美,总是希望学生能尽快掌握到学习的“捷径”。这似乎无可厚非。但我以为,教学是要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,并能由此自主、深入地钻研,力求有所创造。从这一点来说,我们要遵守教育规律,细细研究人们在接受知识过程中必然出现的“曲折”、“受挫”现象,辩证看待教学中的失误,学会把失误作为一种资源与财富来开掘。如果做教师的不是把知识点打包似的直接托给学生,把结论硬塞给学生,而是采用相机诱导、适当点化的办法,让他们适度了解前辈大师在探索真理过程中的艰难足迹,从而由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,这要比单向灌输有效得多。当我们学会了换一种思路看缺憾,换一种办法处理疏失的话,课堂的应变艺术将能得以优化,“败笔”即可转升为亮点。

教学设计方案 篇3

[教学要求] 1·通过观察图画,理解课文,欣赏荷花的美丽,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。 2·学习作者观察荷花的方法和怎样把看到的、想到的结合在一起写清楚的。 3·学会本课生字新词,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、生动。 4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背诵课文。

[教学时数] 2课时

第1课时

教学目的

1·仔细看图,展开想象,能力,想象能力。

2·初步理解课文内容,学习前3自然段的生字新词,读懂荷花美的句段。 3·练习用 "有的……有的¨…·有的"写几句话,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前3自然段。

教学流程

……此处隐藏5360个字……的规律。并能运用所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。

4、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。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。

教学重难点:

能灵活选择合理的运算方法,运用小数除法及其它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。

教学准备:PPT、练习题卡

教学过程:

一、 直接引入课题,宣布本节课的任务。板书课题。

二、 梳理知识,构建知识体系。

1、师生共议,回顾单元所学知识。

2、学生课前独立整理,完成知识结构框架图,然后小组内交流。

3、小组内交流:

(1)、三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?

(2)、你认为哪些知识你掌握的比较好?

(3)、你还有哪些疑惑?

4、小组汇报展示,全班同学讨论交流。

教师强调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的重要性:便于及时复习,查漏补缺,更全面、系统的掌握所学知识。

4、学生质疑: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,在这些所学的知识里面,你认为自己哪个知识点掌握得比较好?还有哪个知识点不太明白或者说有一些疑惑呢?大声说出来吧,让我们一起探讨。(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,教师随机典例悟导……)

师:接下来,让我们一起带着刚才所提出的问题走进我们的练习大本营吧!

[设计意图:通过学生的系统整理发展学生的归纳与概括能力和交流与配合意识,再通过师生之间的质疑、解惑过程系统地再现并掌握本单元知识。]

三、练习大本营。

(一)、计算练习,选择合理灵活的方法。

79.3÷2.6= 2.2÷3= 7÷0.25=

8.1÷1.8= 24.7÷2.5÷0.4= 0.22÷0.6+ 0.2÷0.6=

方法:先让学生独立选择题目做,再抽生板演、对正。

[设计意图: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合适的方法,求出正确的结果。并在讨论中发现合理灵活的方法,发展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的分析能力。]

(二)、综合练习。

1、选择题。

1)、李阿姨买了14个橘子共重2.1千克,如果买这样的橘子13千克,大约有()个。

A 200个以上 B不到50个 C80多个

2)、下面的商是3.45的算式是( )。

A 11.04÷32 B 11.04÷3.2 C 110.4÷3.2

学生选择正确答案,并说出思考过程。可以采用多种形式:计算、估算等。

2、口答:

1)、五一班有16名同学去春游,每5名同学乘一条船,需要几条船?

(16÷5=3条……1人,3+1=4条 采用了进一法)

2)、钢笔2.5元一支,11元最多可以买几支?

(11÷2.5=4支……1元 最多可以买4支 采用了去尾法 )

3)、买3个面包用2元,每个面包多少钱?

(2÷3=0.6666…… 大约是0.67元 采用了四舍五入法 )

3、解决问题:

妈妈让小红去超市买米,某品牌的大米原来的单价是每千克4.8元,妈妈给小红准备好了买30千克的钱。小红来到超市,发现这种大米正在促销,单价为每千克4.5元。这样可以多买多少千克大米?

1、先求出小红准备的钱 4.8※30=144元

2、按照现价可以买多少千克大米 144÷4.5=32千克

3、现在比原来多买的千克数量 32—30=2千克

[设计意图:先让学生读题,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。再通过思考、解答与交流的方式完成;便于培养学生估算、口算、及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。]

四、课堂小结。

同学们,通过这节课的学习,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呢?

五、拓展练习

※ 6除以7的商的小数点后面第100位上的数字是几?

[设计意图: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用循环小数表示商以及其周期性规律的应用]

教学设计方案 篇9

【教学目标】

1、认识6个生字。

2、读懂课文内容,知道什么是幸福,受到热爱劳动、乐于助人的教育。

3、能把课文演一演。

【教学重点】

1、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观。

2、演课本剧。

【教学难点】

1、初步形成幸福观。

2、理解文章内容。

【教学时间】

一课时。

【教学过程】

一、谈话导入

1、这篇是阅读课文,主要由同学们通过自学来读懂。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,看你能读懂什么。

2、学生交流,并谈谈自己的幸福观。

3、认读生字。

二、学习新课

1、了解文章内容:

⑴ 牧童们开始时,认为幸福是什么?

(不知道)

⑵ 牧童们后来认为幸福是什么?(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由发言。)在这个过程中,他们做了什么?

注:引导学生读13到22自然段。

⑶ 小结:

正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劳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人的快乐……

⑷ 智慧的女儿是怎样回答三个牧童的?(她肯定了三个牧童的体会,指出:幸福要靠劳动,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,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。)知道什么叫“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”吗?

(“义务”就是应尽的责任。例如,作为学生,应尽的责任是好好学习;作为子女,应尽的责任是孝顺父母。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,就是智慧的女儿说的“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”。)

⑸ 反复读:

智慧的女儿的话:幸福要靠劳动,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,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。

建议: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。

⑹ 谈谈你的幸福观,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话。

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,学生在此环节上的积极性比较高,教师在这里要采用多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,争取出彩。

2、演课本剧:

⑴ 分角色朗读:

建议:在这个过程中,要对学生的眼神、语气作指导,为演做好准备。

⑵ 学生排练,教师巡视。

⑶ 汇报演出。

3、本课小结。

(根据当时情景而定)

【板书设计】

10、幸福是什么

(靠劳动 尽义务 有益的)

帮助别人 有用的 养活别人

幸福的

【教学后记与反馈】

这篇课文时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记叙的。故事情节奇异,充满了幻想。在教学时,我以“讨论幸福是什么”为线索组织学生学习,首先放手让孩子们自读课文,在学生充分子度的基础上,组织学生交流读后的体会。交流时,我重点引导了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谈谈对幸福含义的理解,还注意扩展,联系生活加深学生对幸福含义的理解。课后,我还让孩子们搜集很多有关幸福的名人名言,相信孩子们对“幸福”二字有了进一步的理解。

《精选教学设计方案九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